1
这周全身心投入到了深度工作这个实验里面,有很不错的效果。
整个星期七天,业余时间都没有出门。本来有一个工作日要跟高中同学吃饭的,结果她临时把我给鸽了。本来打算周末去看看小侄子,最后因为我哥的时间安排不过来,也只能作罢。大学同学叫我打牌,我跟他们说这一个月我要“闭关”。
深度工作大大提高了我的效率,看了很多书,做了很多事。对比之下, 以前三心二意的浮浅工作状态,效率实在是太低太低了。我对之后的实验很期待,因为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。
今天的实验报告,首先还是把上一周的实验数据跟大家做一个汇报。然后就是总结分析,做冥想练习和关掉手机,让我知道自己的不专心到底有多么严重。紧接着提出新想法,我打算进一步压缩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。最后提出新目标,也就是这一周我打算记录哪些实验数据。
2
非常自豪地跟小伙伴们汇报,这一周的实验数据非常好。
第一个实验数据,深度工作进行了7天,总时间是31小时,大大超过了原来计划的21小时。闭关的效果,好得让人不敢相信。
第二个实验数据,进行了8次冥想,少于原定目标的15次。
第三个实验数据,深度工作前运动了6次,即十分钟的室内单车,超过原定目标的5次。
3
试着闭上眼睛,只关注自己的呼吸,其他什么都不要想。请问,你可以坚持多少分钟?
冥想练习,并不是什么玄而又玄,特别高大上的东西。它非常简单,却非常有用。这个练习能让你知道,你到底有多么容易分心。
我平时每次冥想都是十分钟,其中能专注呼吸的时间不超过2分钟,剩余时间都不由自主地想到其他事情。这让我更坚定了要继续练习冥想的决心,因为我实在是太想要提升自己的专注力了。我知道自己的专注能力下降了,但是以前不知道下降了这么严重。不做冥想练习,我不知道自己有多么不能专注。
关掉手机,专心地看书或者做工作。请问,你的效率能提高多少。
上一周深度工作的31个小时里面,我的手机都是关机状态。这样,我就不会老想着有没有人给我打电话、发微信,我也不会每次分心的时候就拿起手机来看可以看。我每次看书的单位时间是32分钟。以前常常会觉得有点长,时不时就容易走神。关了手机之后,我常常一抬头就发现时间到了,该休息了。
我知道手机会影响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,但是以前不知道原来影响程度这么大。不关掉手机,我不知道它对专注力的危害有这么大。一开始我会担心有人在关机期间给我发微信或者打电话,会耽误事。结果一周下来发现,我的担心是多余的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我对手机的上瘾程度有多么大,每次开机刷微信消息的时候,几乎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。
总而言之,在深度工作期间关掉手机,完全不会影响你的工作和社交。
4
在意识到手机对我的负面影响有多么大之后,我决定尝试“手机使用时间最小化”。《深度工作》的作者卡尔·纽波特认为,电子产品对专注力的危害非常大,不利于我们的深度工作。因此,他提出了“电子产品最小化”的概念,倡导我们尽可能少地使用电子产品。
就目前而言,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小的。跟手机相比,简直是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。电脑放在旁边,我完全不会想要打开玩一玩。但是手机就不一样,每次我想分心的时候,就会忍不住拿起来刷一刷。每次都要浪费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时间不说,还打断了干活的节奏。
因此,我打算先试一试把手机使用时间尽可能地减少。
一些朋友跟我说,他们已经习惯了刷抖音、打游戏这样的高刺激活动,完全静不下心来看书。刷抖音和打游戏只是举例,其实这里是指代所有高刺激、低价值的行为。对应地,看书指代的是所有低刺激、高价值的行为。他们就像吃了很多重口味的垃圾食品,已经吃不惯、吃不下对身体真正有好处的健康食品。
尽可能减少使用手机,就是我要好好地“饿一饿”自己。只有在平时少吃零食,甚至是不吃零食,吃饭的时候胃口才会好。吃饭的时候尽可能不吃重口味的食物,才会渐渐习惯和喜欢上吃清爽可口的蔬菜和简单烹饪的肉食。
闲下来的时候,我宁愿让自己发呆,我也不会让自己玩手机,就狠心让自己“饿”着。到了该学习、工作的时候,我再让自己的注意力启动起来。干活累了该休息的时候,我宁愿让自己做家务,我也不会让自己玩手机。就像吃完饭之后,不允许自己喝奶茶和吃甜品。
5
这一周,会有一个新的实验数据指标,用来衡量减少手机依赖的程度。
第一,深度工作时间要在32个小时以上。
第二,深度工作期间的冥想练习要在10次以上。
第三,关机和准关机的合计时间要在48小时以上(睡觉除外)。简单解释一下“准关机”,其实就是把电话卡从平时用的手机里面拔出来,插到老旧的备用手机上。只能接电话,不能干别的。